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如何带领大家富起来?
胡开君说:“要先做一名‘学生’!”
万事都要学。比如,要成立村企,当法定代表人,没有经验;要搞生鲜配送中心,去哪里找货源,又如何拉业务,也没有经验;要投标拿订单,怎么做标书,怎么谈判签合同,同样不会……所以,当选为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和平镇堑对村党支部书记后,40多岁的胡开君,成了一名“学生”。他确定了“跳出堑对,发展堑对”的思路,牵头成立海南琼中堑对乡村建设有限公司。边干边学,经过四年摸索前行,公司年度订单超2000万元,利润上百万元,全村人均年收入不断攀升。
□南国都市报记者 任桐
从军营到家乡
见证村子不断蜕变
胡开君出生于1979年,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见证了村子的艰难岁月。
“村子到镇上的桥年久失修,每年一到雨季就成了漫水桥,中秋节想去镇上买个月饼都去不了。”他回忆,那是村里通往外界唯一的路,一旦无法通行,堑对村仿佛就成了一座“孤岛”。
交通不便,就连村民们辛苦割的橡胶,也会被层层压价,扣除了成本,每户村民一个月只能挣几十块钱,生活非常困苦。曾经,堑对村归牛路岭水库库区管理,要想去镇里上学还要交借读费,不少家庭因为贫困,都不支持孩子读书。大家想走出村子,想改变贫困,于是,不少年轻人选择去当兵。胡开君就是其中之一。
1997年,他应征入伍。军旅生涯磨炼了他的意志,至2002年退伍,五年间,他先后荣获“优秀士兵”“优秀班长”“优秀带兵骨干”,并荣立三等功一次。
退伍返乡后,胡开君先后在基层派出所、外资企业等地工作了十年。2013年,他返回家乡,在村委会担任文书等职。
“漂泊在外,我觉得还是应该回村,那时的堑对村依然贫困,我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让村子变得更好。”胡开君的想法很快有了用武之地。2014年,随着扶贫政策的落地,堑对村民看到了脱贫致富希望。
堑对村是海南省委办公厅的帮扶联系点,“2016年,村里修了新的桥,再也不会漫水,还修了一条通往万宁兴隆的路,桥通路通,村子与外界的联系不再被阻隔。”胡开君高兴地说,到2017年底,堑对村整村实现脱贫,村里大部分村民住上了楼房。
“跳出堑对,发展堑对”
创新思维找到致富途径
不再贫困,也并不意味着致富了,堑对村发展的路还很长。
2021年4月,胡开君被推选为琼中和平镇堑对村党支部书记。他反复问自己,要怎么带着村民们一起致富?要怎么让村子越来越好?
要破局,先行动。在驻村第一书记劳民的带领下,胡开君迅速组建了一支年轻的村两委干部队伍,对村里的种养产业进行了全面分析,探索新的产业模式。
2021年4月15日,堑对村率先在琼中100个行政村中注册成立了由村委会全资控股的综合性企业——海南琼中堑对乡村建设有限公司。
“起初,我们的视野还是不太开拓,依然主要定位在农业,利用牛路岭水库经过的河床,在枯水期,引导农民种花生、玉米、山兰稻等。”胡开君说,事实证明,这不是一条好的致富路。
必须走出去,寻找新的机会!于是,胡开君带领的村两委确定了“跳出堑对,发展堑对”的思路,舍弃种植业务,到琼中县城租下闲置冷库,开始做生鲜配送业务。都是“门外汉”,都没有经验、没有渠道,冷库租下来了,胡开君和每一位村两委的人也成了求知上进的“学生”。
“供货源头,我们先选择一家公司进行合作;开拓业务,我们就一家单位一家单位跑;组织团队,分别拉出一支车队和理货员队……”凭借着军人的坚韧和毅力,胡开君带领公司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发展,一年后,公司收编了之前的原料供给公司,为琼中40余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提供食材。
2023年,海南琼中堑对乡村建设有限公司海口办事处揭牌成立,标志着琼中首家由村委会全资控股的综合性企业开始走向省会城市,并着手布局全省乃至全国市场。
如今,“学生”已经毕业,对于生鲜配送业务的全流程,胡开君早已了然于心。在他的带领下,堑对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23年以前的3万多元,增长到上百万元。至2024年,全村1100余村民,人均年收入达3万余元。
产业“反哺”家乡
点亮乡村“幸福路”
“今年咱们村还得出不少大学生,奖学金的‘大红包’得提前准备出来。”胡开君非常激动,要知道,在2014年以前,堑对村一个大学生都没有。
十余年间,堑对村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子富了,村子美了,最为关键的是人们的意识发生了变化,教育越来越被重视。至2024年,堑对村已经考出了50余名大学生。
而这一切,离不开海南琼中堑对乡村建设有限公司的发展。
“公司赚了钱,当然要给村民做些实实在在的事。”胡开君说,堑对村委会村集体经济在临时救助、儿童关爱、志愿服务、创业扶持等方面普惠群众。截至目前,为全村更换太阳能路灯160盏;为村里39名考上大专,12名本科的学生发奖学金共计172000元;为槟榔园村小组修建文化室投资30万元;维修挡土墙和村牌支出21万元;临时帮扶困难群众出资5000元……
在胡开君的带领下,全村党员干部和广大村民参与村务治理和村庄建设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全村上下形成了人人参与共治的良好氛围,生产生活、生态保护、卫生健康、教育培训、精神文明、村务自治等方面的基层治理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果。
自2016年以来,堑对村共获得国家级荣誉8个、省级荣誉9个。胡开君本人也先后被评为县级“农村致富带头人”“优秀劳务带头人”“十佳人才”,2023年被海南省人社厅评为“全省优秀劳务带头人”,被海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评为“最美退役军人”。
如今的堑对村,已经从一个贫困落后的库区小村,变成了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胡开君用他的智慧和汗水,书写了一个退役军人的担当,也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