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收藏本站
网站首页聚集三农企业推荐供求信息自贸港农业展会招商共享农庄农业新闻名优产品特色产品
首页新闻中心种植技术  
 
海南科技赋能地瓜全产业链加速发展 带动5万户农民致富
来源:海南日报 点击数:2482次 更新时间:2025-7-15

 近日,文昌市龙楼镇的一处地瓜试验田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研究所农技师欧阳敏拔起一根地瓜藤,连串的地瓜沉甸甸地往下坠。经测算,“这个名为‘川薯’的淀粉型品种亩产可达1.2万斤!”

良种是地瓜产业的“芯片”,近年来,我省科研部门通过科技手段精心选育更新地瓜优质品种,“高系14”“鸣门金时”“小香薯”“烟薯25”“丝滑”等优质品种相继推出,多个品种测算亩产可突破5000斤,高产者甚至可能跨过万斤门槛。
在昌江黎族自治县海尾镇沙地村,“高系14”小香薯、西瓜红、安纳芋等地瓜苗长势格外喜人。“地瓜虽然好种,但是也要讲究合理种植。”沙地村村民桂良科介绍,需要基于地瓜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数据,确定最优种植密度。比如,小香薯品种叶子较为细长,藤蔓枝条多,种植密度以5000—5500株/亩为宜,“这样可以保持土地和光能利用率,改善通风透光,促进健康生长。”
精准施肥让地瓜吃上定制“营养餐”。昌江、澄迈等地的地瓜企业,依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地瓜施肥规律和土壤养分检测数据,科学配施有机肥与化肥,精准满足作物养分需求。
科学防治病虫害。我省科研机构提倡构建“物理+生物+化学”的综合防控体系,通过设置黄板、释放天敌、应用低毒低残留农药等科技手段,来保障地瓜产品的安全与品质。
得益于良种与良法的加持,地瓜这一土特产已变成“金疙瘩”。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研究所调查数据显示,推广科学种植模式,海南地瓜产量年均增长约10%,优质果率显著提升,赢得消费者广泛认可。
实际上,不仅是在良种选育环节,多种先进的科技手段已经应用在海南地瓜产业的种植、加工到销售等环节,处处体现出科学理念,土里刨出来的地瓜,有着浓浓的“科技范”。
“去年12月以来,我们已经向加拿大出口了152吨的地瓜,客户反馈很好。”昌江广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彤介绍,该公司的地瓜产品能走出国门,离不开种植与加工环节的双重科技赋能。
在种植环节,昌江广凌公司与科技机构合作开展新品种实验,筛选出能适应当地高温、干旱等特性的品种进行扩繁推广。在加工储存环节上,该公司引入高温愈合技术,将收获后的地瓜放置在40℃的高温愈合库中,进行“高温桑拿”,通过高温处理,地瓜表面的伤口能够快速愈合,形成一层“保护衣”,有效阻挡病菌的侵入,减少病变和腐烂的可能性。
“这个高温愈合技术将地瓜的货架期从1个月延长至半年以上,损耗率从15%降至10%,可以让公司实现全年稳定供应。”孙彤介绍,在科学技术加持下,该企业生产的地瓜产品打开北美市场,不仅实现了昌江地瓜出口零的突破,还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助推冷链物流等产业发展。
为确保产品品质溯源,我省桥头地瓜、海头地瓜等品牌还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构建覆盖种植、加工、流通全链条的地瓜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消费者扫码即可查询产品“前世今生”。
产量年均增长10%,年产值达40亿元,带动5万户农民致富……一组组增长的数据描绘出我省地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在科技的强劲驱动下,海南地瓜产业正加速从传统种植向现代化、标准化、品牌化、高值化转型。
(海南日报石碌7月14日电)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红原鸡——丛林里的战斗鸡 下一篇:海南胡椒迎来收获季
 

网友点评
没有点评
参与点评

 用户名: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说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lelvw V 1.9.0 2009-2010 @ All Rights Reserved 琼ICP备09004330号-14
邮件:nyhn88@163.com 电话:089865335639  城市:海口市海府路73号海南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院内 联系人:唐先生